欢迎光临《西安网》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订阅本站

首页 | 美食 | 娱乐 | 旅游 | 财经 | 科技 | 数码 | 家电 | 家居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时尚 | 影视 | 百科 | 购物 | 商讯 | 八卦
滚动资讯:
当前位置: > 西安网 > 新闻 > 正文

童心向法,青春护航:明德学子用五育画笔绘就乡村普法教育新图景

2025-08-14 19:36 来源:编辑:广告推送





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中强调的关注乡村等地区青少年的法治教育需求,提高乡村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2025年7月下旬,“沐晨”爱心支教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赴陕西周至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教师张兴带领下,在周至县集贤镇金凤小学开展为期16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以“五育融法·童法启航”为主线,将法治教育贯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全过程,构建“课堂教学+实践体验+家校联动”的育人模式,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法治动能。



德法同铸:法治护航厚植家国情怀



实践队将德育作为教育实践的根基,通过立体化活动体系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与家国情怀。

举行“法润童心,护航成长”升旗仪式,指导教师以“法律是成长的保护伞”为题开展国旗下演讲,结合校园、交通等生活场景,阐释法律如何为青春护航。队员用模拟案例将抽象法条具象化。最后,全校师生齐声朗读法律条款,让宪法精神浸润心灵。


image.png


为增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实践队开展性教育普及及性侵害防范课程,课程以“生命的诞生如种子成长”的童趣比喻开篇,通过“身体红绿灯”互动游戏明确隐私边界,结合《勇敢说“不”的秘密》故事模拟,教会孩子们对不当接触勇敢拒绝,让法治意识与自我保护理念共同扎根。


image.png


针对暑期安全隐患,实践队专门召开普法家长会。指导教师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监护责任条款,详细解读暑期儿童防溺水、交通安全、网络诈骗等方面的监护要点,强调家长对孩子行踪的监管义务。呼吁家校社协同发力,共同筑牢暑期安全防线,形成覆盖校园、家庭、社会的德育闭环。


image.png


智法互启:科技非遗融合拓宽视野



立足乡村教育中科技启蒙与文化传承的不足,实践队打造“科技+非遗”双轨智育模式,助力学生开阔视野、提升思维。

暑期极端天气与溺水风险频发,“沐晨”实践队将科学原理与法治教育深度融合。在科技课堂上紧扣暑期安全与普法主题。指导制作天气瓶时,队员结合极端天气预警知识讲解,特别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责任条款,强调暑期溺水防范。


image.png


在非遗课堂中,实践队带领学生走进西安市起良蔡侯纸博物馆。队员结合造纸“十二道工序”向小学生讲述“每一道造纸工序都不能少,就像法律程序的严谨性,不容许任何疏漏。”孩子们在亲手触摸湿纸纤维中,在纸浆画创作中,感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工匠精神与法治意识在孩子们心中相互滋养。


image.png


体法并炼:运动游戏传递规则意识



实践队将“守规则”理念融入运动全程,设计多元运动项目,将法治规则融入运动与趣味游戏。

篮球课上,实践队以“球场规则”类比“社会法律”,强调“犯规受罚”与“违法担责”的共通性;跳大绳时,要求“依次排队”对应“公共秩序维护”,让孩子们在团队协作中理解“规则至上”意识。


image.png


实践队还举办普法游园会,设置“法治运动闯关”:“123,普法人”将“木头人”游戏与法律问答结合;“普法飞行棋”以闯关形式普及法律知识;“普法大转盘”通过互动答题强化记忆,让法律条文在趣味中可知可感。让运动成为规则教育的生动载体。


image.png


美法交融:艺术创作承载法治理念



以艺术为桥梁,实践队巧妙融入法治教育,让美育教育与法治理念传播同频共振,让法治元素融入审美教育。

“逐光—绘画与梦想”课堂上,实践队引导学生描绘“我的梦想职业”,法官、警察、律师等形象跃然纸上,组成“梦想画廊”;手工书签制作时,用干花装饰卡纸并印刻“宪法伴我行”等短句,让艺术载体成为普法媒介。剪纸课引导创作“守法小公民”主题作品;漆扇制作时融入“反欺凌”等法治标语;扎染实践中以“染料配比需规范”类比“行为需守法”。


image.png


在教学成果展示的“支教筑梦


复制链接 打印